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光辉历程 正文

从一穷二白到跨越发展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2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发布时间: 2022-07-04 | 打印 | 字号:TT

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为核心,不断加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研发。图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超长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装备生产线。.jpg

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为核心,不断加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研发。图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超长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装备生产线。

  新中国成立时,宁夏工业一穷二白,只有一家面粉厂、一家枪械厂和一些手工作坊。自治区成立以来,党中央在宁夏布局建设了第一个发电厂、钢铁厂、电机厂、水泥厂、仪表厂和煤炭基地等。“三线建设”时期从东部向宁夏迁建大中型企业100多家,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宁夏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推动神华、大唐、国电、中石油、中石化、中铝、中电投等大型央企在宁夏投资建设,布局了世界上单体最大的400万吨煤制油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开展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及新型工业化建设等,推动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升,建起了独立、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实现了从“中央输血”到“自我造血”的重大转变。

  “三线建设” 宁夏工业打底夯基

  宁夏的工业发展发端于新中国的成立,而自治区成立和“三线建设”给宁夏工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继兴起的建设高潮,促进了宁夏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1958年3月,中共宁夏工委制定的《宁夏农村建设规划(1958—1967)》中,首次提出宁夏工作“以农业生产为主,相应的积极发展工业”的指导方针。其中工业以农牧产品原料的轻工业为主,同时发展小型肥料制造和小型电力工业。1958年夏,党中央对宁夏经济工作提出三点意见,其中第二点就是宁夏搞工业建设,要从自身的资源状况出发,首先要搞好适合农业发展的加工业。随着自治区的成立,国家对宁夏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1958年,国家对宁夏基本建设投资猛增,其中工业投资3年累计2.38亿元,是自治区成立前8年总和的12.6倍。这一时期宁夏的经济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煤炭工业的发展,使自治区成立之前的一直以农业为重点向以工业为核心和主导的产业体系发生了转变。

  这一时期,宁夏工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的局面。电力工业方面,相继建成石嘴山电厂、中宁电厂,扩建了银川电厂,使电力工业继煤炭工业之后上升为主导产业。石油工业方面以灵盐地区为重点,实现了在鄂尔多斯台地西部找油的新突破,结束了宁夏不生产石油的局面。冶金工业方面,建成石嘴山钢铁厂和银川市钛合金厂,填补了宁夏没有自轧钢材的空白。机械工业方面,先后建成了以吴忠仪表厂、银川电动机厂等近50家机械工业企业,同时实现了机械工业由机械修理为主向机械制造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纺织工业方面,新建、改扩建了一批纺织企业,纺织企业总数由1957年的8个猛增到1960年的119个。建材工业方面,建设了一批建材企业,特别是年产3.2万吨的青铜峡水泥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宁夏建材工业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此外,还有橡胶、制药、印刷等一批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宁夏的工业发展,在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外,兄弟省份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宝贵支持。这一时期,宁夏工业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

  1965年到1970年左右,在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布局下,作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宁夏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迎来了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建设高潮。在整个“三线建设”时期,宁夏是以国家机床和仪器仪表工业区纳入“三线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是以工业为中心、机械工业为重点、迁建企业为主体,以迁建、援建、重建3种形式进行的。1965年至1966年和1969年至1970年,企业迁建掀起2次高潮,按照国家计划安排,从辽宁、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搬迁来宁几十家机械工业为主的企业。1971年以后,还陆续迁来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全国机械工业骨干,技术力量雄厚,经营管理先进,它们的迁入不仅直接推动了宁夏工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宁夏装备制造工业的比重,使宁夏的工业结构得到极大改善。

  1970年以后,国家“三线建设”转为以“小三线建设”为重点,即以地方工业建设为重点的工业建设。国家“四五”计划对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作出新的部署。根据中央要求,在国家支持下,宁夏的地方工业取得长足进步,社队企业(后乡镇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果说“大三线建设”是以中央大工业企业为重点的话,那么“小三线建设”则是强调了除农业发展之外的地方工业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宁夏基本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学、冶金、纺织为主导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以机械化、电气化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体系,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半工业化社会。

  创新求变 宁夏工业战略突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整体生产力布局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机制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一直依仗煤炭、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的宁夏工业,一时面临向何处去的困惑,在结构调整、体制转化的磨合中,宁夏把轻工业优先发展作为突出重围的现实选择。

  20世纪80年代,宁夏的轻工业一直处于高位增长态势,产值占比30%左右,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21世纪初,国家把西部地区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据此,2000年国家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任务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宁夏工业迎来了自治区成立初期、“三线建设”之后的第三次建设高潮,宁夏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有了新的深化,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尤其是现代工业体系有了新的历史性跨越。

  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更好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21世纪初,宁夏以超前的魄力和胆识,在将几个独立的矿务局整合成宁煤集团的基础上,又引进战略合作者——神华集团,组建了神华宁煤集团,开创了在全国极具影响的央地战略合作的“宁夏模式”。到2010年,全国已有19家大型央企进驻宁夏。同时,宁夏也组建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集团化大公司。这一时期,新型工业茁壮成长,新型煤化工、生物制药、光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丰富了工业体系构成,增添了工业发展动能。技术创新全面实施,积极创建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了一批国家重大技术开发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有力提升了宁夏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工业化与信息化开始融合,循环经济开始起步,工业布局发生革命性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宁夏工业“一号工程”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这是一个集煤炭开发、火力发电、新型煤化工等于一身、宁夏最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在宁夏工业发展中起“火车头”作用。200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将宁东基地建成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将宁夏建成世界上重要的钽铌铍、碳基材料制品研发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镁硅及深加工产品基地。

  立足变局 宁夏工业勇闯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了新的内涵和突破。2008年至2012年,建成6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外输实现历史性突破:建成世界首套煤制烯烃装置和首台100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水电机组,巨型水电叶片铸造技术、超重型煤炭综采成套输送装备和数字矿山集成应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制定《中国制造2025宁夏行动纲要》,工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规划建设任务大部分完成并开始全面发力,成为年产煤炭近亿吨的国家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现代煤化工的主要产品烯烃产能达到16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基生产基地。建成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承担全国37项重大技术、装备、材料自主国产化任务,世界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400万吨煤制油一期项目成功投产营运等,均标志着作为国家级现代能源化工基地和宁夏工业主导力量的宁东,进入地位基本形成和功能全面释放的新阶段。二是智能制造引领潮流。小巨人机床是中国首个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企业。共享集团智能制造成效显著,成为国务院认定的7个国家双创示范企业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的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力成电器数字化工厂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吴忠市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一。三是轻纺工业重新崛起。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轻工纺织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六新”产业之一,致力于再造宁夏工业新优势。四是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关键技术创新和新技术采用、“两化”深度融合和对标先进为主要内容,切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技术改造投资不断增加。五是新能源异军突起。截至2020年底,宁夏电网统调装机容量5587万千瓦,人均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574万千瓦,占统调装机的46.1%,位居全国第二,较“十二五”末增长130%。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6%,宁夏新能源消纳水平国内领先,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助推自治区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宁夏工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擘画了美好蓝图,必将引领宁夏工业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参考《辉煌六十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社会科学院编,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1版)

  责任编辑:李永红


>>><<<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来源】:共产党人12期